蒋小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深化企业服务,推动民营经济实现新突破 的建议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营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工作。全市全力聚焦打造全省民营经济标杆城市目标任务,逐步完善具有地方特色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体系和服务保障体系,全市民营经济正逐步实现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我市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以法治创新为重点,增强民营经济发展法制保障。2021年10月,营口市人大将每年11月1日设立为“营口民营企业家日”。至今已经连续4年举办系列主题活动,营造全社会礼敬企业家、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去年11月1日是第四届“营口民营企业家日”,省政协主席周波同志和部分省厅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2023年10月,营口市人大颁布了《营口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条例》,是全国第一批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地方法规的城市之一。2024年,营口市又陆续出台了《营口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条例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细化了举措,用法规的硬措施保障市场公平竞争、企业安心发展。
二是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深化“放管服”和“一网通办”改革,持续推动政务服务事项流程再造,全市行政许可事项平均办理时限压缩近74%。持续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企业办事体验更加精准化、智能化,形成“政策找人”到“精准兑现”的质效保障生态。创新土地、人才等要素市场化配置制度。积极推进落实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和先租后让、弹性年限出让制度,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创新性开展“暖心助力失信企业恢复市场信用”工作,被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列为法治为民办实事“十佳项目”。设立了“两长(检察长、董事长)热线”,成立民营企业商事纠纷调解委员会,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制度。编制了《营口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一本通》,为企业快速查阅惠企政策提供便利。
三是以奖励扶持为抓手,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2021年,营口市出台了民营经济“两个健康”45条实施意见和55条政策措施,制定了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评价指标体系,从产业扶持、财税扶持、金融支持、科技支持、人才支持、土地支持等六个方面为民营企业提供真金白银的支持,初步形成了具有营口特色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体系。截至目前“两个健康”政策已累计兑现市本级财政扶持资金1.17亿元,有力地推动了我市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创新发展。“专精特新”“雏鹰瞪羚”和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了较快增长。
四是建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强化金融信贷支持。我市印发了《2025年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暨信贷工作指导意见》,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发展。指导各银行机构通过创新制定重点客户专属融资方案、建立“前台发展+中台支持+后台保障”联动机制、推出专精特新企业贷等特色产品、主动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实现银企精准对接。持续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截至5月底累计走访企业近16000户,获贷企业2931户,已发放贷款36亿元。
五是强化企业人才和用工服务保障。开展高校毕业生“引才入营”“春风送岗促就业”等专项行动,强化民营经济人才供给。出台了吸引高校毕业生和高层次人才补贴政策,从生活补贴、职称聘任、医疗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为来营人才提供服务保障。开展了各类技能人才培训,搭建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平台,已有营口理工学院、营口技师学院、营口金辰机械等19家企业和院校加入了联盟。通过建立校企实训基地、订单冠名班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六是建章立制为民营企业解决问题诉求。2024年11月1日,在第四届“营口民营企业家日”上正式启动了营口市民营企业服务联络和诉求办理机制,形成了以市委统战部、市发改委、市工商联牵头,各市直部门协同合作的跨部门协同联动机制。“书记市长会客厅”、人大政协“政企开放日”、法检两院“政企开放日”、市级领导“企业家接待日”等活动常态化开展,切实为企业解决了一批急难愁盼问题。
为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您提出的建议,我市将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民营企业力度。全力抓好《民营经济促进法》在我市落地见效,及时对《营口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条例》和《实施细则》进行论证审查和修订完善。落实好创建新时代民营经济“两个健康”示范政策措施,用财政资金的“真金白银”支持我市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创新发展。我市现行的“两个健康”示范政策措施将于2026年底到期。我市将根据国家、省有关扶持政策,结合我市财政实际情况,及时评估、调整、优化我市“两个健康”政策具体举措,力求更加精准有效。
二是综合施策,健全税费政策直达快享机制。全面简化税费优惠申办流程,大力提升税费政策宣传效能,健全完善纳税人诉求快速响应机制,不断提升政策落实精度,确保各项税费支持政策落实落细落地。同时,我市还将积极向国家、省反映人大代表的建议和纳税人缴费人的合理诉求,推动出台更多惠企利民政策措施,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推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落实落细。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覆盖面,深入摸排企业融资需求,引导信贷资金直达企业。指导银行机构落实续贷政策,将无还本续贷工作嵌入日常经营管理,及时为企业提供续贷资金支持。引导和鼓励银行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加大对“专精特新”及科技型企业信贷支持。及时向银行机构推送“专精特新”、高新技术、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加强资源统筹与信息共享,切实提高获贷率。
四是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推进行政审批流程更简更优,提高审批效率。持续优化完善已“免申即享”政策服务,通过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联动以及探索运用自动比对、自动核验等智能化方式,建议优化兑付流程,简化兑付标准,从而提高免申即享政策的兑付效率。持续拓展“免申即享”政策服务范围,持续梳理行政给付、资金补贴扶持、税收优惠等领域惠企利民政策,逐步将符合条件的惠企利民政策纳入“免申即享”服务范畴。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提质拓面。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侵权仿冒、虚假宣传、侵犯商业秘密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积极维护市场秩序。
五是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 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 深入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升级行动,加快推进先进装备制造、石化和精细化工、冶金新材料、优质特色消费品4个产业基地迈向万亿级。高质量培育建设船舶及海工装备等22个重点产业集群。推动数字化、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产业发展,推进大模型在传统产业赋能应用,加快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鼓励民营企业争创数字经济领域国家级示范、试点、称号,培育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等省级数字经济领域创新平台。
六是扩大对外开放和区域协同发展。紧盯亚投行、亚开行、世界银行等国际银行的支持方向,在园区基础设施、区域互联互通、绿色低碳高效等领域谋划包装覆盖面广、牵动力强的项目,积极争取国际金融机构贷款资金支持,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保障。认真贯彻落实2025年优化区域开放布局、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各项工作任务,与省内其他沿海城市协同合作,合力加强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力度,鼓励民营企业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更多民营项目“走出去”。
七是做好惠企政策宣传工作。通过宣讲会、座谈会等方式和营口日报、营口广播电视台、政务微信公众号等新老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国家、省、市惠企政策。今年我市将继续梳理汇总惠企政策,编纂《营口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一本通(2025版)》,并常态化组织开展送政策上门活动,提高政策透明度和企业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