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营口市委员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加快打造东北粮食集散和精深加工基地 建设国家“北粮南运”枢纽城市的建议》已收悉,现将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一、推动粮油产业集聚发展
一是鼓励粮油加工企业与设备生产企业、粮食购销企业和物流企业开展联合协作,以嘉里粮油为重点,推动营口港区域粮食加工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临港粮食产业。利用营口港口优势,打造以精品食用油、营口大米为代表的东北粮食集散和精深加工基地,培育营业收入百亿元的粮油加工集聚区,加快促进粮油产品精深加工、主食加工、综合利用等产业提档升级。二是依托大石桥市水源镇、沟沿镇等西六镇优质水稻资源,以渤海米业、禾丰源米业、绿源米业、洪喜米业等国家级龙头企业和省级龙头企业为主体,推进大石桥市优质粳稻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三是支持本地粮食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链价值。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开展粮食精深加工技术研发,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粮食品牌。引导企业加强与上下游企业合作,形成从粮食种植、收储、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加强与东北其他地区粮食产区以及南方粮食消费区的合作,积极搭建粮食产销对接平台,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粮食产业联盟。
二、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以《关于推动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指导,在大石桥米业,辽河开发区食品制造,盖州、鲅鱼圈粮油等优势产业基础之上,进一步在研发活动覆盖面、创新平台提升、创新主体培育、创新人才引育、创新课题攻关等方面发力,引导更多粮油企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目前营口渤海米业有限公司积极推进设备更新和数字化转型,引入美亚全景品质分析系统,为企业发展提供新动能。鼓励重点轻工企业申报"绿色工厂",嘉里粮油(营口)有限公司、中粮糖业辽宁有限公司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组建由产业链重点企业牵头,专业科研院所参与的实质性产学研联盟,为粮食加工企业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三、做大做强做优龙头企业
鼓励嘉里粮油、禾丰源米业等现有粮油加工头部企业,扩大产能规模,提高产品档次,提升品牌价值。着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带动力的粮油产业龙头企业,鼓励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集聚中小企业进行下游产品深加工,以延长产业链,实现优势互补。在政策支持方面,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对粮食深加工企业给予补贴,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助力粮食供应链金融体系建设,协调金融机构为粮食企业提供贷款、融资等金融服务,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依托营口港物流体系,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开展粮食供应链金融业务创新。吸引更多粮食行业龙头企业和深加工企业落户营口,推动粮食产业集群发展,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四、加强质量体系和品牌建设
引导粮油加工企业积极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推动粮油食品制造业追溯体系建设,形成原料、生产、销售等全链条追溯信息。引导粮食加工企业参与“辽宁好粮油”行动计划,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活动,推动“老字号”“地理标志”“非遗”传承升级,构建现有品牌引领、梯次培育的品牌体系。加强品牌提升工作,组织粮油企业参加粮交会、消博会、西洽会、辽宁地工产品推介会、辽菜产业发展大会、塔城农产品对接会等国内外展销活动,广泛推介我市特色产品及品牌,提高企业和产品影响力,转变企业传统流通模式,畅通流通渠道。
五、畅通“北粮南运”大通道
一是要增强港口功能。优化港区布局和资源配置,推进鲅鱼圈大宗散货码头及堆场综合改造、中俄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等工程,持续加强港口粮食和物资仓储设施建设。强化智慧港口建设,推动营口港多式联运智慧服务平台、港融大数据平台建设。统筹港内外仓容和场站,保障货物经港口装卸运输畅通。与辽宁港口集团及营口港务集团建立长效对接机制,合理配置港区资源,推动营口港与深圳港等招商局旗下港口航线开行。二是要强化服务效能,建立健全大宗粮食交易交割服务网络,构建集大宗粮食交割、仓储、干线运输、分拨、流通加工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供应链服务保障体系。加快干支匹配的通道网络建设,开展粮食储备、交易、分拨、公铁水路联运等服务,以满足区域生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