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营口市委员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工作的重要指示,为进一步推动我市产教协调同育人机制发展,现就《加快推动产教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建议 》提案,我委结合相关单位协办意见,认真研究,现提出主办意见如下:
一、坚持政策先行,规划引领
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纳入《营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现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发展”、“建设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强化实习实训”等工作任务。完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优化中高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建设优质中职学校、高水平高职学校,提高职业院校办学能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我市根据《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配合教育、人力资源等部门做好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的政策支持和推进工作。
二、强化财政保障,统筹部署
我市财政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决策部署,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为我市深化产教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一是持续保障财政投入机制。在省定生均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出台拨款标准,中职学校2200元,高职院校12000元。二是支持提升办学水平。落实地方教育费附加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政策,保障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和产业统筹规划。提升人才质量方面,市本级投入财政资金50余万元,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在服务产教融合方面,提高对重要职业教育项目投入力度。市本级2023年投入专项资金6277万元,占职业教育总投入的20.7%,在提高办学条件的基础上,提升了各级职业院校的吸引力和办学质量。
三、加强校企合作,深度融合
我市深入推进技能营口行动,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支持各类企业立足生产、经营、管理实际,对接定点培训机构,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提升企业职工技能水平,落实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补贴政策;市人社局下属事业单位营口技师学院,结合中等职业教育院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原则,开启“引企驻校”合作模式,先后与多家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工作,实行校企合作、工学一体的办学方法,以企中校、校中企等多种方式开展订单、定向、定岗人才培养,在招工招生、专业建设、师资培养、教学标准、生产实训等方面深度融合,为企业订单式培养技能人才。
四、积极争取资质,优化发展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资源、平等择优、先建后任、动态管理的原则开展建设培育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进一步推动我市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工作,着力打造产教系统性融合支撑高质量发展。今年,市发改委、市教育局联合对我市符合“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条件的企业开展联审工作。经审核,拟推荐4家企业申报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截至目前,我市已有6家企业被纳入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名单,分别是营口锻压机床有限责任公司、华瑞(辽宁)电气有限公司、辽宁点优科技有限公司、辽宁佳元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营口巨成教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营口忆江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五、落实项目为王,提升实效
深化产教融合发展,硬件条件是基础,资金投入是保障。近年来,在中央预算内投资方面,支持优质职业院校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为营口市鲅鱼圈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鲅鱼圈区职业教育中心青年创新孵化基地等项目共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4282万元。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方面,将优质职业教育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储备范围,支持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异地新建项目二期工程、盖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建设项目发行债券1.79亿元。积极谋划优质职业教育项目,关注国家各口径投向领域政策,统筹支持职业教育项目建设。在上述政策推动下,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的基础设施、仪器设备等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为产教融合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下一步,我市将积极联合业务主管部门完善支持措施,研讨制定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政策法规,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职业教育,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加力支持打造职业教育发展高地,建设培育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推动职业教育产教协同育人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和加快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