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油气管道保护执法检查完成情况
2022年,营口市油气输送管道保护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发改委、市安委会和市司法局的指导下,市发改委认真落实政府部门监管及企业主体“两个责任”,按照计划扎实开展油气输送管道保护工作,较好地完成油气输送管道保护各项任务,保证了全市油气输送管道平稳运行。现将2022年涉企执法检查计划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一)管道基本情况
我市境内共有在运行油气输送管道10条(其中原油管道2条、成品油管道4条,天然气管道4条),长度约772公里,油气输送管道企业7家,分别为国家管网北方管道公司大连输油气分公司、中石油抚顺石化分公司、中石油辽河石化分公司、中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辽河油田燃气集团公司、中海油辽宁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北方华锦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二)工作完成情况
1.扎实开展检查工作,确保管道平稳运行
2022年,按照计划涉企执法检查计划,市发改委定期联合各县(市)、区发改局和管道企业成立检查组,对全市范围油气管道进行徒步巡线,重点排查治理管道占压、管道交叉、安全距离不足、穿越公共区域、穿越密闭空间等问题。检查中,执法人员认真查看了管线整体走向情况、标志桩警示牌配置情况和企业日常巡线情况等,并都仔细询问了管道日常运行情况。
在听取相关企业汇报后,检查组针对各企业不同情况和实际提出了油气管道保护建议,要求企业要把安全放在首位,落实制度建设、防范教育、操作规范等安全措施,紧抓关键环节,确保管道保护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全年共开展专项检查7次,检查管道企业7家,下达执法文书19份,责令限期整改隐患6处,并已全部按期完成整改工作,确保了全市油气输送管道平稳运行。
2.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增强管道保护意识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市发改委组织各级管道保护主管部门联合管道企业结合各自实际,利用移动宣传车、移动广播、大屏幕等方式,在辖区内途经油气管道的乡镇、村庄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管道保护入户精准宣传,以悬挂宣传条幅、宣传展板、安全标语、彩虹门等,发放宣传单、宣传册、纪念品等形式,向群众宣传管道保护知识、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方法,提高管道保护和安全意识。同时,联合管道企业组织一线职工、热心油气管道保护工作的社会公众在线观看警示教育片、管道企业典型事故案例剖析,引导广大职工深刻吸取事故教训,鼓励广大群众举报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树牢安全发展观念,增强安全生产的自觉性、主动性。全年我委共联合县区、园区和管道企业开展线上线下管道保护宣传咨询活动30场(进企业7场、进农村20场、进社区3场),发放宣传单、宣传纪念品万余份。
3.积极组织实战演练,提升应对处置能力
按照国家、省、市防灾减灾救灾的要求,市发改委每年都要结合不同季节、不同区域、不同管段、不同环境的特点,组织各县区和管道企业轮换开展油气输送管道实战应急演练。2022年,我委分别联合大石桥市与相关管道企业开展了油气输送管道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演练。通过演练,进一步检验了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完善了各管理相关部门、单位和人员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职责,达到了检验预案、锻炼队伍、磨合机制、宣传教育、修订和完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的目的。
4.强化文明执法理念,提升政务公开水平
一是做到执法与服务相结合。自国家组织开展油气输送管道隐患整治攻坚战工作以来,我委坚持严格执法、高标准服务,采取先教育、后整改、再处罚的执法模式,将工作重点放在为企业服务上,帮助企业消除治理各类安全隐患,增加了执法透明度。
二是提升政务公开水平。做到法律政策主动公开,主动在政务网站上公示油气管道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并对公众提出的问题作出及时解答;做到工作信息主动公开,及时发布油气管道日常检查、宣传培训、应急演练等相关工作信息;做到权责清单主动公开,依法公开权责清单、执法人员等信息,根据权责事项取消、下放、承接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公开发布,主动接受全社会监督。
二、粮食涉企检查执法计划完成情况
为了有效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粮食行政执法检查行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及粮食市场稳定,现将2022年涉企执法检查计划执行情况总结如下:
按照《2022年度涉企行政执法检查计划》,结合我科室工作情况。完成日常检查及秋粮收购专项检查,截至目前,共检查企业5家,检查企业7个次,出动检查人员15人次。经检查,大部分企业都能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及秋粮收购相关文件要求进行粮食经营及收储。个别企业存在检验报告不规范的现象,执法人员建议进行整改。检查结果适时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