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 第121号提案的协办意见

发布时间:2023-04-07

【字号:

分享:

市营商局(市行政审批局)

现就林道伦委员提出的《关于着力维护企业契约精神及诚信经营氛围,持续打造公平竞争、正常有序营商环境的建议》提出协办意见如下:

营口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建立和完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为核心以信用服务市场的培育和形成为动力以强有力的信用监管体系作保障,加快健全社会信用制度,助推政府职能转变,城市信用环境稳步发展

一、持续推进“一体化”平台网站建设

2019年以来,营口市政府加大平台系统建设投入力度,设立专项资金并纳入年度预算,全面建成一网三库十一个子系统,动态更新企业、个人、非企业法人3个公共信用基础数据库信息,开设市直58个部门、县(市)区185个相关部门数据报送帐户,实现了全地区信息信用共建共享,并与国家和省信用平台、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到2022年底,全市信用数据量提高到3.4亿余条,数据库覆盖面、数据量和信用审查应用覆盖领域大幅度提升。完善“信用营口”等网站建设,实现县(市)区及部门网站与“信用营口”全覆盖链接。截至目前,社会公众通过“信用中国(辽宁营口)”网站查询1.5万次。

二、不断加强信用分级分类监管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35号)精神,组织市场监管、税务、海关等32个行业领域借助第三方机构力量整合资格资质、行政处罚、表彰奖励等信息,开展信用分级分类,排摸监管风险点,将评价结果作为实施分级分类监管的重要参考依据,简化守信市场主体准入和退出程序并减少现场监管频次,使监管变得更加经济高效。

三、扎实做好信用联合惩戒

累计转发、印发各级各类联合奖惩备忘录57个备忘录,将红黑名单嵌入政府办事流程,在法院执行、市场监管、税务、通关贸易等领域,推动实施行政性、市场性、行业性奖惩措施,实现必查。建立常态化信用修复机制。畅通信用修复渠道,通过承诺、穿透、惩戒、培训、整改、修复、报告等各种有效手段,形成全流程工作机制,得到了企业的充分认可和赞同。

总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立足当下、着眼长远的系统性工程,是国家从战略层面安排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牵头部门,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强力推进,扎实工作,着力构建公平、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为营口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营口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331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